父亲的散文诗 | |
| |
“你爸呀,就是块木头!”这是我妈的散文诗,开头的那句话。 我的爸爸是个标准的北方男人,不会注重生活细节,不会点燃生活的氛围,从来都是我们家里两个女人的策划对象。不管谁有什么新想法,都会先拉拢爸爸,意思很简单:看吧,连咱们家里唯一的一位男士都同意。谁知道他是真同意还是假迎合,反正就是为了打败意见不和的一方。偶尔我们会有三个意见,爸爸不知道怎么回答,就成为我们两个的众矢之的,被联合“讨伐”。 爸爸是个不会表达的人,嘴上经常跟不上自己的内心戏,却能在我最需要的时候给我最大的安慰。上小学的时候,电视里播放古天乐那版的《神雕侠侣》,这对一个酷爱看电视,尤其是爱看古装剧的我来说,是个抵制不了的诱惑。因为这,我跟我妈每天都会上演一场家庭大战,我妈胜利的居多,哦,不对,是我妈一直都是胜利者。有天白天在学校里听同学们三三两两的讨论着昨天的剧情,我却插不上话,觉得实在憋屈,回家后就跟我妈大吵了一架,真的是很“大”,导致我妈直接把电视机搬到没有烧炉子的房间。我搬了椅子,批了一件很厚的羽绒服,就坐在那间冰冰凉的房间看起电视。 这回我妈没管我,我爸进来了。心里想着这下该糟糕了,我怎么敢跟力气那么大的爸爸对抗。谁知道,我爸他也搬了椅子,坐在我身边,就那么陪着我看了一集电视剧。电视剧播完了,我还没有要走的意思,自己坐在那哭了,因为不知道怎么下台,不知道出了这间房间,要怎么面对我妈。我爸看着我哭,还给我讲了个故事:爸爸读小学的时候不喜欢上语文课,每次上课的时候小动作还特别多,有天语文老师嫌他捣乱就让他用“喜出望外”造句,他想了半天说:小明洗出衣服往外搭。大家哄堂大笑,就因为这还成了全校的笑柄。我也跟着笑了。他说:你妈不愿意你看电视,就是怕你会变得跟爸爸一样笨。 好吧,为了我能变聪明,还是少看吧。 爸爸在家里从来都不下厨,一来是自己压根就没有想过要下厨,二来大男子主义作祟,觉得男人下厨是件极其郁闷的事情,还有就是我们都一致认为:我妈做的饭才是世上最好吃的。上大学期间,有一次我妈妈生病了,期间只有爸爸在身边照顾着,那段时间妈妈说的最多的就是:你爸竟然会熬汤,你爸竟然会做焖面,你爸竟然会炒菜,你爸竟然会……语气里全是惊喜,听的我也意外连连,谁知道味道怎么样,反正被夸上天。 上次回家,临行前,我妈非要送我,说是爸爸说了,长这么大,出远门从来都没有送过,该有意见了。其实,我上大学的时候,爸爸是送过我的,他应该是忘记了。要是我送他出门,他肯定会记得。那天下雨,爸爸起身不便,说是腰椎因为不堪常年负重已经发出了警告。才想起,前年过年回老家,站在老房子前,爸爸还背着我,说了好多小时候的故事。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爸爸一个人打天下,为我们三个人撑起一个小家,空长年岁的这些时日,时常会想起我们曾经走过的每一段旅程,像是京剧里分的唱段,每一段都有每一段的故事。拼拼凑凑,零零总总,就是我们奔走在人生路上的剪影成集,每一个失落的日子总能从爸爸那里得到宽慰,总是能从他笨拙的话语里找到前行的动力。 “你爸呀,挺辛苦”,这是我妈的散文诗里,最后一句话。 | |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