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论安全生产 | |
| |
安全生产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似乎已经成为建筑企业各级领导天天讲、月月讲乃至日日讲的话题。在安全问题上,我们必须警钟长鸣,肩负起责任使命,安全生产是我们工作的基石,更是我们生活的保障。 许多时候,类似于“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等类型的警句我们都耳熟能详,但我们需要的并不仅仅是口号和形式,更重要的是把缜密的思想落实到严谨的行为中,谨于思、慎于行,才是我们做好安全工作的根本。 安全是一切幸福的基础!得出这个结论并不是我哗众取宠,而是从许许多多血和泪的教训总结而得。人的生命是宝贵的,生命只有一次,生命高于一切,幸福和灾难仅在一念之间。每一名工程人都知道,安全是工程建设永恒的主题,没有安全就没有一切,确保安全生产是我们工程建设行业不懈的追求。在重庆地铁27号线隧道施工前,都会先对作业班组进行班前会教育,通过班前会观察作业人员精神面貌及个人防护是否到位,然后对当班工作内容进行安排,并结合工作任务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及防护方法、安全注意事项等进行讲解,同时结合班组工种对“两单两卡”进行讲解,让作业人员“知风险、明职责、会操作、能应急”。 工作中没有绝对的安全环境,只有相对可靠的措施。我们隧道施工严格按设计图纸及施工方案要求进行隧道开挖支护工作,采用台阶法爆破开挖,按围岩情况控制开挖进尺,遵循“微台阶、短循环、勤量测、早封闭”的原则,一是加强监控量测,发现异常及时反馈,并根据监测数据实时调整控制循环进尺、支护和衬砌参数,以保证隧道安全施工;二是加强爆破效果检查,严格控制超欠挖量,实时调整爆破参数;三是加强对隧道爆破参数管控,爆破时做好警戒和安全防护;四是加强对支护结构施工质量的监督;五是加强洞内安全巡视,发现异常及时上报处理。通过“五个加强”保障隧道施工安全,杜绝技术性事故的发生。 纵观近年来所发生的一系列隧道施工安全事故,导致事故发生的客观因素少,设备因素少,绝大部分是人为因素。“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我们每一位人员需要牢记的。“一百次违章不一定出事,但每一次事故必定是违章造成的。”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历年来发生的重大安全事故,无一不是由现场规章不执行、作业标准不落实等所谓小问题引发的。违章者大多数是“经验主义者”,认为自己在本职岗位干了好多年,对安全风险一清二楚,因此,会不自觉地产生懒惰和侥幸心理,将安全风险隐患置之脑后,忽视标准化作业,造成“大事故”。重庆地铁27号线多次召开安全防护培训学习会议,用实际案例生动形象表明安全防护工作的重要性,同时在施工现场隧道口设置门禁系统,通过门禁系统能检测作业人员个人防护用品佩戴、身体体温等情况,确保人员防护到位、无发烧情况,同时将通过门禁的人员信息进行记录,能适时掌握进入隧道内的人员情况,确保发生突发情况时,能及时掌握人员情况,做好人员撤离组织工作。 工地上检查是被人们容易忽视的地方,往往会应验那句“看不到问题才是最大的问题。”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摆在那里,既不会自动放大,也不会无故缩小,若置若罔闻,其大小、性质、轻重、缓急、结果就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工地检查“失语”近似“失职”。强化“有理也要声高”的担当,重要的事要反复讲、大声讲,及时消除了事故隐患,就是成为工地上的“话痨”又何妨。 重庆地铁27号线日周月检查重点对隧道洞口、联络通道、扩大区域及采空段、破碎带、富水区、软弱层等地质缺陷区域等进行检查,重点检查方案的执行情况、初支支护情况及施工用电、消防管控、渗漏水处理等。同时项目部实行领导带班值班制度,每天由一名项目领导带队对各作业现场进行巡视检查,项目经理每周、月及节假日前后带队对现场进行安全大检查且严格按照市安管站要求每个月巡视检查不少于百分之八十。 进入工地检查,首先,要眼尖口快,发现问题,需要当面锣、对面鼓,更需要苦口婆心、谆谆劝告,目的直奔问题根源。让受检人员在说教中提高责任心,增强杜绝事故苗头的能力和方法。其次,要善于发现问题、巧于解决问题,也是检查人员必须具备的一项技能。进到掌子面,下到桥基坑,随着施工量的增长,安全防护点、质量把控点都会发生变化。在这些部位检查,需有“蹲下去看蚂蚁”的耐性,多用规范标准的镜子照一照,多关注各种细节变化,不让表象问题“迷住眼睛”,对事故易发点多长一点“心眼”,牢牢牵住破解问题的“牛鼻子”,让受检人员明明白白知道防范重点。 关注安全就是关注生命。请为我们的生命系好“安全带”,在安全中拥有生命,在生命中拥有幸福,在幸福中更加珍视生命,重视安全! | |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