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正能量】陈富贵:三尺操作台,十年求索路 | |
| |
“眉毛之上的汗水和睫毛之下的泪水,你总要选择一样,没有人的成功不用付出努力。” 陈富贵是东庄施工局混凝土运输一线一名普通的女操作员,十余年如一日,凭借着努力与韧劲成长为独当一面的操作能手,所在的操作班先后荣获“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国巾帼文明岗”“青海省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岗”及“新利官网2021-2022年度女职工建功立业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 从初次见面,到砥砺生辉 2014年5月,陈富贵成为金结项目部的一名操作司机,31岁的她初次接触操作的她就被参数繁多、按钮密集、还有两个汽车档位一样的手柄有点木讷,但不服输的性格致使她克服了内心的迷茫与慌乱,从操作规程上一字一句细细研读,这一读就是10年。 “即使暂时看不懂操作手册也要把这‘初次见面’的头儿开好。”陈富贵白天耗在司机室,不停询问操作细节,晚上挑灯夜战,“生啃”各类操作手册,虚心求教,击破难题。陈富贵不断总结积累经验,使得她的技术水平得到了迅速提高。工作中她发现有上百个操作数据,大钩、小车、塔架的位置需要时时监控,再加上缆机吊运覆盖范围广,现场情况复杂,稍微有点闪失,都会造成险情。她将浇筑和零活吊运时经常使用的几十组位置数据区分出来,每组数据所对应的大钩、小车、塔架的位置是多少进行强制记忆。通过刻苦学习,她技术能力和操作能力得到了快速提升,仅用三个月时间,就完成了别人需要半年才能学会的缆机操作技能,成为了一名称职的“女司机”。 五年磨一剑,砥砺自生辉,2019年年初,在白鹤滩大坝浇筑高峰期来临之际,她也步入了“师傅”的行列,开始了带徒任务,成为了缆机操作“传帮带”中不可或缺的力量,在大坝浇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精湛的技术技能才是确保缆机平稳安全运行的保障。缆机运行是24小时连续生产,不管白天还是黑夜,操作人员都要时刻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稳定心态,及时处理突发情况。 一次夜班,正值仓号浇筑,陈富贵的徒弟正在进行操作,陈富贵在旁边监护。这时仓号内报话员指挥“四档走四档落”,缆机刚开始运行时,她看到徒弟推的档位是正确的,在距离目标位40米要减速时,陈富贵突然发现显示屏幕中小车的档位不受控制的由四档变成了五档,她立刻反应,迅速指挥徒弟减停小车,由于惯性,砼罐产生的摆幅超出了正常范围,徒弟慌了,不知如何是好,陈富贵扒开徒弟的手,说了声:“我来”,眼睛随即紧盯着操作室外面进行反方向跟钩,一次跟稳,将砼罐的摆幅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以后,报话员才慢慢落钩卸了那罐混凝土。由于陈富贵发现及时,处理迅速得当,才避免了损失。 从普通女人到称职员工 家是生活的港湾,她也和每位女人一样承担着母亲、妻子、女儿多种角色,可是只有她知道自己除了工作岗位以外,其余的角色有多不称职。 这么多年,她把很多精力都放在了工作上,看着别的妈妈对孩子悉心照顾,陪着孩子成长,她总是感到深深的自责。在外工作的10年时间里,她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尤其是在节假日,她总是把休息的机会让给别人。 2022年10月,受新冠疫情的影响,操作班很多同事都出现了不适的症状,无法继续操作,她主动请缨,一边照顾生病的同事,一边放弃休息的机会,和其他几名没生病的同事,轮流上岗,坚持保证缆机正常运行。 梅花香自苦寒来,经过多年努力,单位给了她很高的评价,面对赞誉,她总是很谦虚:“我只是个普通的女人,没有什么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只想在单位做一名称职的员工,在家里做一个称职的女儿、妻子和妈妈。” 从传承经验到改革创新 东庄缆机是到目前为止主动安全性能最好,技术最先进的缆机,其承担着东庄水利枢纽工程施工混凝土及设备材料的吊运工作。 2021年5月8日东庄水利枢纽首台缆机开始安装,到12月27日最后一台缆机安装完成,缆机安装中队不断提升安装效率,一次又一次在安装时间上突破记录,从首台的96天,缩短至最后一台的51天。三台缆机安装完成且通过载荷实验验收后,2022年4月,缆机正式投入运行。 在东庄缆机运行过程中,除传承以往工地的优点及管理经验外,重点对缆机标准化作业进行细化。改善培训方法,由单一的理论培训转变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模式,使员工们在了解理论知识的前提下,能立刻运用于实际工作中,使枯燥的知识得到更好的理解和掌握。 通过不断进行管理改进和技术创新,实现了缆机操作技术和管理水平整体提升,也取得了例如在30吨缆机上采用交流变频调速技术、研制并首次正式使用双铝合金行走轮的新型自行式承马、探索缆机退役零部件在大型水电工程间再生应用的实践之路、缆机运行安全智能化系统探索与实践及探索出大风天气下缆机安全运行规律等众多行业前沿的创新成果。 今年春节前夕,陈富贵作为缆机操作班留守人员代表,接受了陕西日报的采访,她说:“今年是我第3年坚守在工地过年,我和丈夫都不回青海老家,虽然十分牵挂家里的父母和孩子,但是总要有人留在一线保证工程进度,能够参与这项重大工程,我感到很骄傲。” | |
【打印】 【关闭】 |